返回入口页
  • 全部whole
  • 图书book
  • 报告report
  • 图标icon
  • 资讯information
简
繁
English
Русский язык
Português
注册
登录
  • 全文
  • 标题
  • 作者
  • 关键词
  • 平台首页
  • 文化聚焦
  • 研究动态
  • 专题探索
    • •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
    • • 传统文化转化与开新
    • • 外国文化借鉴与吸收
    • • 荆楚文化与当代湖北文化
    • • 国家与地方文化政策法规
    • • 相关国际组织文件
  • 自有资源
  • 智库专家
    • • 专家视点
    • • 智库专家
  • 高端论坛
  • 合作单位
提示信息

这里是提示信息

收藏夹 +新建收藏夹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自有资源 > 调查问卷 > 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(2016)调查问卷

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(2016)调查问卷

  • A1. 中国古典建筑气势恢宏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
  • A2. 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,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
  • A3. 外出旅游我首选历史文化名城或有历史古迹的景区
  • A4. 我喜欢到购物、休闲更方便的现代都市观光旅游
  • B1. 传统美食制作太繁杂,西式快餐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
  • B2. 中国传统美食制作是传统文化的内容,要有继承人传承
  • B3. 女士穿旗袍,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
  • B4. 穿着带有西方元素的服饰更时髦,更有现代气息
  • B5. 相比较与西方歌剧,中国的京剧更有韵味
  • B6. 与中国民乐、民歌相比,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
  • B7. 如果生病看医生,我更愿意看中医
  • B8. 应该把现代科技应用于中医,使之创新,以适应社会的要求
  • B9. 清明节祭祖活动,对后代追根寻源有重要的意义
  • B10. 外国人喜欢过中国的春节,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
  • B11. 去世的亲人安葬在家乡,是“叶落归根”,其观念应该传承
  • B12. 传统婚丧嫁娶有很多陋习,应该融入现代文明加以改造
  • B13. 与父母分开住的核心小家庭,比四世同堂居住的大家庭好
  • C1. 事事应该顺应天意而为,不可逆行
  • C2. 自己的命运应该自己把握,凡事都“事在人为”
  • C3. 返璞归真、回归自然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
  • C4. “人定胜天”依靠科学技术更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生活
  • C5. 培养个人道德修养比强调公共道德更能促进社会进步
  • C6. 现代社会,一个人成功,最重要因素取决于智商和能力
  • C7. 企业家和商人是创造财富的主要群体,应该得到尊重
  • C8. “仁爱之心”应该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有不同
  • C9. 讲原则、求正义乃至“大义灭亲”才能推动社会进步
  • C10.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和挣更多的钱
  • C11. 读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,但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
  • C12. 应该提倡把成功的知识分子提拔到社会管理岗位上去
  • C13. 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创造和传播知识以及匡正政府的错误
  • C14. 孩子诵读古典诗词是复古,要让他们多学现代科学知识
  • C15. 为人处世应该遵循“中庸之道”,不要锋芒毕露
  • C16.“四平八稳”“中庸圆滑”处世之道,不利于社会创新
  • C17. 在生活中,凡事都应“以和为贵”
  • C18. 不讲原则,处处一团和气,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进步
  • D1. 民富才能国强,所以应该“藏富于民”
  • D2. 国强才能民富,应该树立“先国家后小家”的观念
  • D3. 只有民富国强,才能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话语权
  • D4. 民主的社会是“以民为主”,政府“为民做主”
  • D5. 民主就是“由民作主”,是人民当家做主
  • D6. “民贵君轻”在现代社会就是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
  • D7. 做决策应该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,由领导最终来做决定
  • D8. 民主决策的核心就是不分职位、身份差异,一人一票
  • D9. “仓廪实,知礼仪”,社会文不文明,关键看经济水平
  • D10. 国家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教育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
  • D11. 一个地方文不文明,关键看法治程度的高低
  • D12. 环境优美、政通人和是文明社会的表现
  • D13. 外国人喜欢中国美食、瓷器,我对文化走出去很有信心
  • D14. 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,我对文化走出去很有信心
  • D15. 和谐社会对于个人而言,就是要修身养性,内心平静
<< 首页 << 1 2 >> 尾页>> 共80 条记录 第 /2 页 确定

相关链接

  • 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  |  
  • 政府部门  |  
  • 文化研究网站

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

版权所有 :湖北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

技术支持 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639

鄂ICP备19009879号-2

文化发展智库支撑平台

中华文化发展智库平台